Congratulations!《颗粒学报》编辑团队又添重磅力量!2020年,《颗粒学报》迎来了两位权威大咖,他们分别是:
生物颗粒领域主题编辑——马光辉研究员
能源颗粒领域主题编辑——张强教授
近年来生物医药和储能器件等前沿领域迅猛发展,科研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受到了学术界和应用技术产业界的广泛关注。《颗粒学报》自创刊伊始就一直积极跟踪新兴研究热点,力求在发挥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报科学发展。今年,学报很荣幸邀请到两位学科领域的专家担任《颗粒学报》主题编辑,后续编辑部将协助两位专家开展所在领域高质量稿件的约请和遴选、专刊组织、前沿热点文章推荐等工作,为提升学报质量和影响力积极贡献力量。
马光辉研究员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金委杰青/创新群体首席、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J. Microencapsulation, I&EC Res.等期刊编委、Particuology(《颗粒学报》)生物颗粒领域主题编辑。
研究方向:均一生物颗粒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用于生化分离、药物载体、疫苗递送系统、细胞培养微载体、酶固定化载体等创新产品。
研究成果:在Nat. Mater., Nat. Biomed. Eng., Nat. Commun., Sci. Adv., JACS, Particuology, Chem. Eng. Sci., Adv. Mater., Biomaterial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约400篇。3篇论文先后获得Elsevier出版集团 “Highest Cited Original Research 2006 Awards”,“Top 50 Highly Cited Articles by Chinese Mainland Authors (2006-2010)”,“Top Cited Paper for 2010 and 2011”奖励。出版中英文专著11部,并受邀为多部中英文专著撰写章节,包括美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师手册《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中国发明专利授权81项,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外专利授权11项,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外500多家单位得到应用。
奖励奖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亚洲青年女研究者奖、亚洲生物技术协会(AFOB)-亚洲青年生物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创新奖”、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十大女杰”、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强教授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J. Energy Chem., Energy Storage Mater.等期刊副主编、Matter, Chem. Commun., 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 ChemSusChem, Sci. China Mater.等期刊编委/顾问、Particuology(《颗粒学报》)能源颗粒领域主题编辑。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能源化学与能源材料的研究,重点研究锂硫电池、锂金属电池、电催化的原理和关键能源材料。
研究成果:在Chem, Joule,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PNAS, 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Energy Storage 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被他引30000余次,h因子95。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PCT国际专利2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等。
奖励奖项: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The 2012-2014 Excellence in Review Awards for CARBON、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清华大学刘冰奖·····
再次热烈欢迎马光辉研究员、张强教授两位主题编辑加入《颗粒学报》编辑大家庭!希望在两位优秀专家的带领下,《颗粒学报》能搭乘上科技发展的快速列车,在生物颗粒和能源颗粒等新兴研究领域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