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服务 > 创新云论坛 > 资讯
PARTICUOLOGY创新云论坛之“诺奖解读专场:MOF材料为何被青睐”
发布时间:2025-10-10
【字体:      

讲座时间

2025年10月10日(周五)15:00


主办单位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


讲座形式

线上直播


主讲人

姚明水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讲座内容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MOF材料为何被诺奖青睐

2025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晓,让金属有机框架(MOFs),也称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这一曾被视为 “不稳定、无明确用途” 的科研领域瞬间聚焦全球目光。日本科学家北川进(Susumu Kitagawa)与澳大利亚科学家 Richard Robson、美国科学家 Omar M. Yaghi 共同斩获此项殊荣,以表彰他们在 “开发金属有机框架” 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其中,北川进教授始终秉持的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科研信念,不仅成为他攻克科研难关的精神指引,更向世界诠释了基础研究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深远价值。

为深入解读本次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内涵,PARTICUOLOGY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姚明水研究员主讲本次创新云论坛。作为北川进教授的学生,姚老师将以亲历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视角,带领大家走进这场“从无用到大用”的科学旅程,重点探讨以下内容:

1. MOF材料的研究历程与应用前景

2. MOF材料为何能够入选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3. 走近北川进教授:科研信念与学术传承


主讲人介绍

姚明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欧盟玛丽居里学者。2014年在过程所获博士学位,其后于福建物构所、日本京都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开展科研工作。主要围绕纳米颗粒动态调控,开展软孔界面可控制备、原位工况池表征与多场景动态构效关系解析。主持基金委(重大、HY、面上、青年),发改委LZ、中国科学院等省部级或央企委托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Angew. Chem.、Adv. Mater.、NSR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论文累计引用6500余次,H因子36,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参与撰写英文专著3章。兼任Nano Res.、Nano-Micro Lett.、Chin. J. Chem.、Chin. J. Struct. Chem.和ICM青年编委,福建省燃香产业标准委员会委员等。获2024年度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


附件: